Search

來一段,剛好在教導學生下犬式的「延長」方式~

一個體位法的練習方式其實有分很多...

  • Share this:

來一段,剛好在教導學生下犬式的「延長」方式~

一個體位法的練習方式其實有分很多階段,你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才能搭配怎樣的方式。

舉例來說,一位初學者在進入這個體式時更多的時候是「他正在認識這個動作」,其中包含了「意識上的念頭、想法與認知;身體上的肢體、肌肉、呼吸等的搭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初學者(或是練習很久的人)都無法理解「呼吸怎麼搭配動作?」甚至「意識如何達到專注?」

之後的練習又取決於你花了多少時間在「探索、研究」這個動作與你身體之間的共鳴和連結。
所以,瑜珈無法靠「想像」的。因為裡裡外外要連結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們每一次每一次的練習並不是「突破」而是「進入」;每一次妳都應該從這個動作感受到一些新的、前所未有的發現(這是微小且精細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瑜珈練習者到最後會有「無感」的感受,進而又需要更多的(不必要的)動作來刺激他的練習之路。

每一次進入「下一個階段」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並不是因為妳練的時間不夠長、不夠多,也不是因為妳不夠努力、不夠聰明、領悟性不高,不!不是的。
因為由裡到外的連結需要透過每一次細微的改變和觀察才能有所產生,就像是存錢桶一樣,一天一塊錢,是的~就是那麼少。

就像讀書一樣,輸入太多的時候腦子需要消化,經過消化才能分析出哪些是「適合」現在能所吸收的,進而才能有良好的輸出⋯⋯也就是完全的烙印在記憶裡。
記得,身體只會選擇它需要的。
再好的資訊對它來說也只是垃圾,記不得也用不上。

這就是我所體悟的,我所教導給學生的⋯
隨著練習者的狀態給予他們適合的練習階段,然後觀察、觀察,此時此刻的他需要再加入什麼?(包含認知、動作裡的角度調整等等)

這位學生已經上了我N百次的課,非常喜愛瑜珈也很認真的每天規律回家自我練習,
我並不是第一次上課就展示給他所謂的「延長方式」,前面的幾次調整她並沒有準備好進入這個階段的認知(輸入太多會無法專注在其他更重要需要關注的練習)
我是在等她的身體、意識都準備好了,(這裡就不多說細節了)才會再帶領她進入下一個階段,由此她才能夠真正的理解「我在教什麼」。

記得,不要在一個時間內就給予學生需要好幾個階段才能完成的事。
因為⋯⋯聽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做,久了學生會喪失信心,心理會有一個極大地壓力。


Tags:

About author
關於瑜伽的旅遊,健身與健康飲食的分享~
�E-RYT500 小時美國國際聯盟瑜伽師資認證/ 培訓導師 �Personal Trainer 私人到府教學 �Vegetarians 素食主義者 �這裡是將學習瑜伽的過程、瑜伽師資培訓、健身教學以及健康飲食分享出去的地方
View all posts